“大脚骨”,我们医学上称之“拇外翻,拇囊炎”,是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足部疾病。生活中有很多拇外翻患者虽然有拇外翻畸形,但其没有任何疼痛不适的症状,所以很多人认为它不是一种疾病。但其实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就是一个异常的结构,就可认为它是一种病态。所以说,大脚骨是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脚的大脚趾应该是与其他脚趾并列向前。大脚骨究竟因何而起,到底是怎么来的?大脚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它的诱发因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遗传因素大概是占了80%,一般来说,母亲有大脚骨,,子女患大脚骨的概率就大得多,且因女性足部韧带较男性弱。同等遗传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大脚骨。
后天因素则主要和人们穿鞋不适有关系了,尤其是眼下比较流行的尖头鞋、高跟鞋、巫婆鞋之类,这样的鞋子虽然好看,却隐藏着大脚骨的危机。鞋跟太高、鞋头过尖及过窄,会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不但影响脚趾的伸展与活动,造成不适及疼痛,还会破坏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而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就会造成大脚骨的现象。
大脚骨患者以女性居多,多有爱穿高跟鞋、尖头鞋的喜好。大脚骨常常伴有拇囊炎、关节增生、退行性关节炎、骨赘形成的等并发症出现,而且还可并发脚垫、鸡眼、爪形趾等其他脚趾畸形。严重的患者局部会溃烂、感染。更严重者,拇指的跖趾关节可产生骨关节炎,引起疼痛,患者根本无法正常行走。有的人大拇趾还爬到了第二拇趾上趴着。要把脚趾关节处突出的部分矫正,矫形成正常形态,才能穿上正常的鞋子。
那么怎样预防大脚骨呢?专家认为,通常情况下,每个人每个季节至少应该准备四双鞋:两双皮鞋,一双布鞋,一双运动鞋。
首先,避免长时间穿尖头高跟皮鞋是预防拇外翻的主要措施,平日穿鞋应尽量选用前部较宽,没有高跟的鞋,尤其是运动或需长距离行走的时候。如果某些工作或场合必须穿高跟鞋。回家后应经常用热水泡足。缓解软组织痉挛。上班不得不穿高跟鞋时,也应选择鞋跟不超过4cm的为好。
其次,在办公室准备一双舒适的平底鞋,与高跟鞋交替着穿,以减轻局部疲劳。回到家里,立刻脱下高跟鞋,与高跟鞋交替穿鞋,以减轻局部疲劳。回到家里,立刻脱下高跟鞋,光脚走路,这是消除腿部与足部疲劳最简单的好方法。平常一有机会就应该解放一下双足,换上鞋跟低于2cm的鞋,让双脚皮肤透透气。
第三,轻度拇外翻可在第1、2趾间夹棉垫,或穿矫形鞋或铺平足鞋垫矫正平足症。也可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部肌肉。畸形严重且已并发滑囊炎者,应采取手术治疗,这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此外,特别是提醒爱美的女性,最好不要经常穿着高跟鞋逛街,因为站立过久、行走时间过长或是负重过大,都极容易招致大脚骨。